污水處理技術之CASS工藝與CAST工藝的區別
2023-11-23
一、是否連續進水的區別
CAST=Cyclic Activated System Technology 間歇進水周期循環式活性污泥技術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連續進水周期循環曝氣活性污泥系統,CASS是連續進水,間歇排水(實際污水排放大都是連續或半連續的 );CAST是間歇進水,間歇排水。但它們又的確都屬于循環式活性污泥 。但,一般的CASS工藝應為多組CASS池組合運行,通過時間的不同互相交替進水出水來實現連續的進水和排水。就單個CASS池而言是間歇進水的。
CASS工藝保留了ICEAS工藝的優點,都是連續進水,間歇排水。由于CASS工藝在沉淀階段仍然進水,其沉淀過程只能是非理想狀態的半靜止沉淀,泥水分離效果不太穩定。CAST工藝在沉淀階段不進水,污泥在沉降過程中無進水水力干擾,屬于理想沉淀,泥水分離效果更穩定,在運行上也更加靈活,這是CAST與CASS最大的不同點。
CAST反應池在時間上為理想推流,有機物去除率高。而由于連續進水,CASS部分喪失經典SBR工藝理想推流的優點,也同時喪失高去除率和對難降解物質去除的特點。從現在實際運行的工程來看,多是間斷進水,即選用CAST工藝的更多一些。總之,在論及循環式活性污泥法時,除了應區分其具體的進水—反應—沉淀—排水的運行周期,還應注意英文縮寫上的差異。
二、二者在組成上的區別
CASS是一池雙區。CASS是在SBR的基礎上,反應池沿池長方向設計為兩部分,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在預反應區內,微生物能通過酶的快速轉移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基質快速積累過程,這對進水水質、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質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同時對絲狀菌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隨后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過程 。后部為主反應區,其主反應區后部安裝了可升降的自動撇水裝置。整個工藝的曝氣、沉淀、排水等過程在同一池子內周期循環運行。
CAST整個工藝在一個反應器中完成,工藝按“進水—出水”、“曝氣—非曝氣”順序進行有機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泥水分離過程。反應器分為三個區,即生物選擇區、兼氧區和主反應區。生物選擇區在厭氧和兼氧條件下運行,使污水與回流污泥接觸區,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而加速對溶解性底物的去除,并對難降解有機物起到酸化水解作用,同時可使污泥中過量吸收的磷在厭氧條件下得到有效釋放。兼氧區主要是通過再生污泥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機物,同時促進磷的進一步釋放和強化氮的硝化/反硝化,并通過曝氣和閑置還可以恢復污泥活性。
■
韓先生:189-0024-1841
傳真:0591-22857852
E-mail:fzgongchuang@163.com
公司地址:福建省閩侯縣上街鎮六橋路33號均和云谷東南科創基地A區25棟02單元
